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董云梅)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回应AI时代的新主张?马克思主义如何不断接触时代? 11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新书研讨会暨“马克思主义如何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研究》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芳教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学校提供)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查道林表示,该书以新颖的视角、广阔的视野,打破了对传统研究路径的依赖,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为我们认识时代、回应现实提供思想资源。胡芳教授介绍,这本新书希望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为何、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经典,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转变等话题。会议上(湖北日报记者 韩晓玲 摄),在特邀专家发言和圆桌讨论中,北京大学王栋教授、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美群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展开交流和讨论。他们认为,应该在经典与时间的对话中探索智慧。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从生产力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认识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中止关系。既要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又要关注其对劳动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促进社会平稳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我们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影响,避免回避人于技术的附属物之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