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开罗10月20日电(记者黄培昭)当地时间10月20日,巴德尔大学以“文明互鉴,友谊长存”为主题的文化节在校园全面举行。本次活动由巴德尔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支持。此次活动恰逢中文系成立十周年,也是中埃建交70周年系列预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主办方负责人马为民介绍,本届文化节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活动丰富程度都创历史新高,意义重大。开幕式在语言与翻译学院235礼堂举行。语言与跨性别学院院长 Hussein Manhamud 教授致欢迎辞巴德尔大学的教授回顾了该校促进文明间对话的历史。埃及前驻华大使马杰迪·阿米尔表示:“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是对古老文明的致敬,也是连接两国人民的坚强桥梁,有助于加深了解、促进民间交流。”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卢春生在致辞中指出:“国家文化交往是实现人与人交往的重要载体。中学开设汉语选修课,其中巴德尔大学的教育独具特色,成效显着。他勉励在场的同学们:“从学习汉语的那一天起,您将与中国、世界同行。”愿你们以汉语为船,扬帆远航,建设更加美好的埃及。 一起“蓝色星球”。 ”巴德尔大学校长阿什拉夫·谢希(Ashraf Shehi)教授讲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相互学习而丰富。这种文化的庆典不仅是一种展示和体验,也是中埃建交70周年的精彩序幕。 “开幕式结束后,露天广场的文化体验区吸引了大批师生。七个展区各具特色。其中,书法手的数字体验;动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国家;越来越多的埃及学生依靠自己的汉语技能,在中埃经贸、文化等领域寻找发展机遇。”他补充道:“随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中埃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为中国人才创造了广阔前景。我们正计划开设更多有针对性的公司商务汉语、职业汉语等课程。”